2009年3月30日 星期一

HDR High Dynamic Range Photos

動態範圍是指由最亮到最暗的範圍,由於感光材料及輸入與記錄方法的限制,相機的動態範圍比我們日常生活遇上的動態範圍要小,因此,照片的記錄便有取捨了。


下圖是用閃燈情況下拍攝的一個地球儀,最光部份呈現反光,最暗部份全黑,這就是相機的動態範圍不足的意思了。



對暗部作準曝光的話,大部份其他的相片都過曝了,不過若我們要的是地球儀的右下方正確曝光的話,取捨之下,惟有如此。


當然,亦可以用左上部份對著光源的那位置作準,當然其他會嚴重欠曝了。



如果能夠在不改動光源的情況下拍出如下面兩圖的結果,那就是所謂HDR相片了。其實,下面兩圖均是利用上面三幅不同曝光的圖合成,該三圖中第一圖保有最多的資料,第二圖保有右下方的資料而第三圖保有左上方的小量資料,把他們合起來剛好有整個地球儀的全部資料了。

用GIMP人工合成的結果:


用PS4自動合成的結果:


PS4提供了自動功能,只要在檔案目錄下的自動選單中選用HDR再加入所需要的圖片,對齊及組合過程全自動化,最後只要提供修正的選擇便可完工,沒有太多可以討論的,大家不妨用包圍曝光連拍同一景物獲取原始照片便可以放入PS4中試製了,不過我感覺結果並不乎合我的要求,但要修正個中參數又不方便,所以索性改用免費軟件GIMP手動合成。

先在GIMP載入正確曝光的那一張作為背景

再載入欠曝的一張作為第一圖層,以便抽取亮部的資料:


把這圖層再複製多一層出來以便用作layer mask,方法可以是在該圖層右按選複製圖層


Layer Mask只可以用單色,所以把這複製的圖層轉為單色﹝色彩選單下的去色彩﹞,而layer mask的觀念是利用這遮罩的黑白程度以確定通透的效果,若某位置為黑色,這圖層的該位置會完全透明,即只顯露出底層的效果,若某位置為白色,則會全蓋著下面的圖層,只顯示這圖層該位置的圖像,若為其他灰度,則依灰度的情況,越接近黑的越透明。


所以接著會用曲線工具,將這複製的圖層調到只餘高光位為白色,其他為黑色,製成layer mask 後,將會只採用這欠曝圖層的高光位,其他依舊採用原圖,那麼,原圖過曝的部份便會被這欠曝的一張高光正確曝光的部份取代。



將這複製圖層改為layer mask的方法是利用複製工具先把這
圖層複製出來,再到欠曝的圖層﹝我的_OSC5914.jpg圖層﹞按右鍵選加入圖層遮罩,然後貼上已複製的圖層,最後固定該浮動資料即可。






完成這部後,過曝的部份會見到改善


沒有遮蓋高光位的話原圖是這樣的:


利用雷同的方法,可以把暗部的資料加入,惟一分別是做完單色工序後,要多做一項反白的工作

﹝色彩選單中的反相﹞

要多做一項反白,是因為今次是要把過曝的這張相的過曝部份變為透明,故此要把白的變為黑色﹝透明﹞,只把暗部的資料顯示﹝layer mask為接近白色﹞,當然亦要用曲線工具把黑色的程度調至自己的估計效果。


依照上一個欠曝圖層加入遮罩的方法,亦為這個過曝的圖層加入遮罩,就會有以下的結果:


如果滿意,存起為jpg檔即可以在網路上分享,如果覺得光位修正過了火,可以利用欠曝圖層的透明度略為改善,暗部亦然;但若要求較大的改動,還是重新在遮罩上修正好,故此亦用曲線工具時拉作何等情況的經驗十分重要,反覆多次後累積了經驗就較易有理想的效果了。

最後,我想說:雖然我在介紹HDR的技巧,但我卻覺得沒有引入HDR的原圖更人性化更自然,因為我們看一物件時,實際也不會整個畫面一視同仁的接收,對於過亮及過暗的部分,我們根本會否略了的,記得以前教我素描的老師說過,那在陰影中的細節不要畫出來,畫了出來反顯得不自然....

1 則留言:

  1. 目標同效果大概都明... 不過步驟就好複雜... @.@
    [版主回覆03/31/2009 19:05:00]如果有根基都唔算複雜,因為乜叫layer mask,有乜用等,知的話煩少好多。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