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6月15日 星期日

計算尺原理

上次介紹一個七十年代開始沒落的計算工具計算尺,今次想講講它的原理。


計算尺主要用作加減乘除四則運算,其他如三角函數開方根等計算,反而是附加效果。


首先了解一下加法的安排。圖一中處於上方的藍色的部份是可移動部份,下面是固定不動部份,而紅線是游標,方便讀數,例如要計算2+4這個值,原理是先在尺上數出兩格,再在這基礎上多數出四格,總格數就是2+4的結果,即六格。要先數出兩格,可以用藍尺﹝可移動部份﹞的"0"記號移到下尺的"2"記號上,那麼,要多數四格,只需把游標移到藍尺的"4"的記號上就代表多數四格了,故此總移動格數是紅線游標在下面固定部份的值了。



{圖一}


如果要計算20+40的話,一樣如上圖的做法,只是心中知道計算尺上的記號代表十位數而不是個位數即可。


圖二是計算25+40的做法。



{圖二}


減法沒有什麼特別,將上面的步驟還原便是,例如要計算5-3的值,先把紅線游標移到下面固定尺的"5"的記號上,再將上面藍色可移動部份的"3"記號對齊紅線游標,讀出藍尺"0"記號對應下面固定尺的值便是答案了,如圖三所示:



{圖三}


加減法就是這樣的原理了,那麼,乘除又如何呢?這個不難,可以借助加減的方法,但同時要認識一種數學函數 ─ 對數。


若A, B及C的關係是AB=C ﹝A乘B等如C﹞
log {AB} = log (C)
而 由於 log (AB) = log (A) + log (C)
所以 log (A) + log (B) = log (C)


檢視上面的對數的關係,發覺原本乘數的關係,可以利用對數改變為加數的關係,所以若果計算尺上的刻度不是均距而是跟對數值而排列,用加法計出來的結果實際是兩數相乘的結果。圖四是一把用作計算乘除數的計算尺,你會發覺它的刻度不是等距的,而是一個對數的排列:


(圖四)


由於在對數原理中,log (A/B) = log (A) - log (B),故此,要計除數,等於用對數來計減數,亦即是應用上面的減法便可以計出除數,只要計算尺上的刻度是依對數排列即可。


這就是為何計算尺可以計出乘除數的簡單說明了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